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 新闻传播学院:与时俱进谋新篇 继往开来启华章

奋发有为的 闽江学院 2023-10-08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闽江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为学校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为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我们特推出“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力求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近年来事业进步的新面貌,展现新时代闽院人牢记嘱托、笃行奋进的精气神,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

2023年4月,十里春风如期而至,吹绿青洲河畔,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静立于此已然五年。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追求,新闻传播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忘初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谱写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新篇章。









厚积薄发 迎数字化发展前沿


一定要办新媒体专业?一定要办新媒体专业!这是2018年新闻传播学院毅然依靠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决定单独成立学院的最初动力。新闻传播学科是闽江学院的老牌优势学科,广告学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经师生共同努力,在十余年间办学成果斐然:2009年广告学专业获福建省特色专业称号;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教改成果“广告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改成果”获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获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7年获省新闻传播学应用型学科培育点。

新闻传播学院是年轻的学院:数字时代的到来推动传媒产业的媒介新形态、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广告平台的切换是这个星球上发生最频繁的商业事件之一”,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必须迎上“数字媒介”前沿。在校党委的支持下,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生们开始了聚焦于数字时代需求的传媒研究、创新应用新征途。2019年随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加入,四个专业共同构建“数字创意产业”专业群建设计划已然成形。

经此五年,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获得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三个新办专业顺利完成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质量评估;建有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福建省数字传媒经济研究中心(筹)和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与传播学科被认定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广告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新闻与传播学科专业硕士点申报条件已经满足。


产教协同 育应用型传媒人才


办好学生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院的育人愿景。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德为先,以技授之,以情化之。强化课程思政,将立德与树人时刻联系起来,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时贴近学生们的心扉。老师们通过教学竞赛、经验座谈、课程实例等多种方式,不断磨砺思政内容输出的本领;同学们则透过专业学习,看到了知识力量背后的责任和价值。这是一堂《纪录片创作》的专业课,2019级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们正在分享他们的纪录片小视频:从关注小吃店命运的《依云小吃店》,到看福州“鬼市”后面百姓生活的《三点见》;从洋溢校园青春与拼搏的《心舟怒放》,到关注福州非遗传承的《畲望》。这些选题正是新一代年轻人用镜头表达对当下社会的真诚凝望。与服装学院师生协同创作的《畲望》获得2022年福建省微拍大赛金奖。

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在于联合企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8家理事单位合作共建,成立数字媒体与创意产业学院;携手百纳互动公司共同参与课程的实践教学;邀请北京BASE公司特效总监等业界、学界专家讲授4门课程,让学生密切接触行业发展动态;与昕影影业合作开设“影视后期创新班”,以市场热门项目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产教协同育人,独特的人文视角、过硬的技术能力、丰富的实践经历使新传学子在各类传媒赛事上,雏凤清声、炫技驰骋:大广赛、学院奖、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大赛、福建省校园微拍大赛、省商业创意营销策划大赛等皆屡获佳绩;在实习和就业时他们更获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学院毕业生连续多年年终就业率为100%。2022年学院教改成果“三链三化四平台”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与实施”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使命担当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科技服务的重要“智慧大脑”。学院紧贴地方政企和社会需求,聚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人才、技术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水平、有特色的传媒智库。

五年间,先后承担福州市文化产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编制;中国(福州)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建设方案编制;《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地方立法草案起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年规划(2022-2026年)编制;福州方言(福州话)保护传承立法调研论证;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等;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福州园)“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编制;漳平水仙茶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方案;福建奥华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线上营销策划;福建元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研究;福建省科学协会委托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宣传框设计与制作;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数字化推广与独立站研发等等,城市的发展中不时闪现新传师生的身影。


五育并举  全方位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及全国、省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党建带团建,抓队伍、求创新、树品牌、突亮点,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上新水平。特别是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强调,“闽江学院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这为我们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院党委第一时间以各种形式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讲话精神,精心谋划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按照“1234”育人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传播学院党委明确“守正创优,励志笃行”的工作思路,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坚持党史学习与校史学习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相互补充、线上与线下教育相互协同的原则,多维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突出“两支队伍”,唱响全员育人“大合唱”。抓教师队伍,学院党委明确提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教书育人。修订师德师风建设有关文件,建立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负面清单,从正反两方面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三困生”点对点帮扶工作、选聘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班导师。连续四年召开三全育人表彰大会,表彰66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和辅导员。近五年,学院有8位老师获得发树奖教金,1个教师团队入选“全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师团队入选“全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抓优秀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实施朋辈教育进公寓,建立“第五舍友”朋辈互助制度,由一批政治素养高、学习能力强的师生党员带头领学,依托“闽院新传说”微信公众号分阶段、滴灌式开展理想信念、爱校荣校教育等。以党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同时,指导学生志愿讲师团深入班级开展示范性宣讲活动。近五年,学生志愿讲师团宣讲近百场,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500余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多项。

推进“三个融入”,树立全程育人“一盘棋”。打造“三季育人”主题教育,入学季通过迎新现场布置,服务、学生军训、入学教育、集体宣誓等仪式活动,让新生“享温暖、增认同、转身份”;表彰季通过师德标兵、传播风采、集体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展示先进典型,让学生“受启发、传价值、导言行”;毕业季通过“梦想畅谈会”、毕业典礼等,引导学生“树理想、明责任、勇担当”。

聚焦“四个行动”,推动全方位育人“见实效”。学院党委以“四个行动”创建为载体,推动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聚焦“立德修身行动”。通过新传大讲堂、新传会客厅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有情励志“宏志班”、学生干部薪火培训班等课程建设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聚焦“课程创优行动”。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聚焦“研学实践行动”。以“三个课堂”建设为主要架构,二十一天体育打卡课程、暑期暖风支教活动、扬帆计划等为主要抓手,力求达到“五育并举、全方位育人”的效果。近五年来,学院组建7支体育运动队(游泳、田径、网球,足球,乒乓球、篮球、健身跑)、1间红色党建工作室、1间“心语轩”心理健康工作室。聚焦“劳动教育行动”。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平台,将课堂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专业生产劳动教育、社会服务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近五年,涌现国家奖学金10人,发树奖学金6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属于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征途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矢志而弥坚!









END


往期回顾
REVIEW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 人文学院:诗书人文礼乐闽都  在文化育人上久久为功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 法学院:德法兼修,砥砺奋进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个“聚焦”谋发展  团结奋斗谱新篇

指导老师|李晓滨

图文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期编辑 | 全媒体中心 张莉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